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2015年电影《火星救援》中,马特·达蒙饰演的宇航员因事故被遗留在火星,食物只够一个月的供应。但他精心计算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所能找到的资源,物尽其用、循环往复,终于生存数年并等到了来自家园的救援。

可以想象一下,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本身就像是一艘孤独的太空船:既没有无限的物质储备库,亦无永动的能量来源。如果我们一意消耗、浪费,那么当资源耗尽的那一天来临时,谁来拯救我们呢?

这就是英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1966年提出的理念:“人类必须要回到自己在生态系统循环中的位置,进行物质再生产”,此概念经常被引用为“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的起源。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循环”更是被赋予相反相成、互动互助的哲理。如《老子》说:“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指的就是循环往复、生生不息、生死同源、永无止境。

在过去的40年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增加了两倍多。随着人口的增长和越来越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出现,对资源的总需求预计将从 2014 年的 500 亿吨上升到 2050 年的 1300 亿吨,这超过了地球总容量的 400%。(来源:Sedex《2021循环经济调研报告》)

如果不改变“生产-使用-废弃”的单向线性经济的消耗方式,人类社会最终会因资源匮乏而难以为继。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有关控制资源浪费、促进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相关政策法规,我国在70年代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揭开了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序幕。

2021年7月,《“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在国家政策催化驱动下,我国资源利用效率将显著增长,再生资源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循环经济对资源安全的支撑保障作用进一步加强,资源循环利用行业有望加快发展。

在此背景下,京东集团与万物新生集团、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合作,通过用户调研及对2018年以来二手电器产品的销售情况分析等,对目前国内循环经济现状与发展作出如下判断:

1. 循环经济概念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一种彻底的变革,并由此衍生“循环供应链”;

2. 3C行业对于“循环”理念的认知和应用领先于其它行业,其也是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循环理念普及、用户心智培育的行业。比如,截至2021年11月,京东家电回收业务已覆盖全国95%以上城市/乡镇等地区;万物新生旗下的1000家爱回收门店已覆盖全国195个城市。

3. 年轻一代更快、更易接受循环模式——35以下岁用户消费占到二手手机销量的74%,而且随着他们成为社会主流,循环经济很可能加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4. 除了用户端外,企业端也将以与消费者双线互相推动、螺旋式上升加深与拓广的形式持续推进,从而推动有责任、可循环的DNA在中国消费生态中生根发芽;

5. 商家的某些举措,比如保证品质、保护隐私、制定行业标准、提高售后保障等,可以助推更广泛的用户群体快速地接受循环模式,从而加速整个行业和社会进入可持续发展模式。

(上图:以手机生命周期为例展示循环经济模式)

注:本文中数据来源除注明外,由京东及万物新生提供。其中部分为预估,所涉及具体数据,均以公司实际财务报告披露为准

 

从2021年11.11看循环模式对消费的两大拉动作用

调研显示,超68%的用户表示在购买手机时会选择以旧换新、多件以旧换新的方式进行购买。因此践行循环经济的积极作用从两方面看:

1. 以旧换新拉动的多为件单价较高的大件商品,本身较高端的二手商品通过可靠的渠道二次销售,延长自身使用寿命的同时,提升了不同层次人群的消费品质。

2. 同时,商家的多项保障服务和便利措施,可以推动用户将旧件换新,促进了新品消费。例如京东推出“多件换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用户加速决定,缩短更新周期;

事实上,循环经济虽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消费者的“主动性”,而品牌商家层面,则可以从提供更优质、更灵活、更有保障的服务来“助推”用户,从而达到拉动消费(包括新品消费)的结果,下面将重点以电类商品为例展开讨论。

 

为什么3C业可成为循环经济先行者

近日,世界经济论坛(WEF)网站发表名为《消费端理念加速渗透、企业端践行全面升级——中国消费的“有责任双螺旋”》的文章。其中指出,人们已经认识到消费对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作用,但是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物质需求这一基础层面,而需进一步让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完整环节更加“利己、利他、利社会”:——即“有责任的消费”理念。

文章将“有责任”概念拆分为GIFT框架——助推社会福利(Generosity)、引领价值链共赢(Industry collaboration)、保护生态友好(environmental Friendly)、积极多样创新(Technology)。不同行业的领先企业在有责任消费领域所侧重的践行举措领域也有各自的行业特性:

在调研中发现,3C和电器行业在践行有责任消费理念的行动中的亮点之一,即为在循环经济的理念和践行方面领先于其它行业,其中包括三个方面:

- 科学处理有害废弃物;

- 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 增加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下图:基于 GIFT模型的调研显示,3C行业在“倡导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就领先于其它行业。

当然,更重要的是行业本身的特色和消费习惯——新产品、新技术更新更快,消费者更新欲望高。因此企业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积极引导消费者节能节水、关注循环利用。而消费群体可持续意识和认知的提升,也在3C行业和商品的循环利用方面体现得更加显著。

 

如何唤醒城市中“沉睡的矿山”

据CINNO Research的公开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量约为3.07 亿部。而据手机之家&京东手机联合推出的用户调研显示,近50%用户更新电子产品(主要指手机)的频率为两年一次。

换下的手机去哪了?消费者中有68%的人认为旧产品处理不当会造成资源浪费,48%的消费者认为处理不当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

但是,有高达46%的消费者因为没有合理的处理方式,不得不把旧电子产品闲置在家中,如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闲置下来不用的产品,其中38%的消费者家中甚至闲置3件以上的旧电子产品。

以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人口和住户数量计算,每个城市都有一座由闲置电子产品构成的“城市矿山”,其中不仅包括大量依然可用的设备,而且报废产品中也有存量可观且种类丰富的有用材料和稀贵金属,另外还有大量废旧电池,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隐患。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电子产品保有量的持续增长, 闲置电子产品数量也在增加。对于有二次流通价值的电子产品,根据CIC(灼识咨询)报告预测,2025年,中国二手3C交易规模将达到5.46亿台次,GMV有望达到9673亿元,接近万亿市场。对于没有二次流通价值的废弃流通电子产品;被用户弃用的没有流通价值的废弃手机,其潜在的可开发的金属价值也很可观, 对原生资源的替代效应将更为显著。

如何唤醒沉睡的“城市矿山”,让资源循环运转起来,或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

首先是消费者主动选择,据调查显示,有53%的用户会选择“通过万物新生集团旗下的爱回收等二手交易平台卖掉(25%)”、“在京东等参加以旧换新活动(19%)”或者“送人(10%)”。尽管存在着城市线级、年龄段、学历与认知的差异,但“旧物利用”已是超过半数消费者的自我驱动行为,而如今的一些商家等则为消费者提供了解决方案和渠道。

据CIC灼识咨询数据,近年来,中国3C电子产品的出货量增速保持在1%-7%之间,预计2018-2023年度复合增长率为3%;而另一方面,中国市场的二手3C产业规模GMV保持较快增长,预计2021年GMV比2018年增长115%、2018-2023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4%。

另据部分销售情况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包括二手手机、黑白家电、电脑整机、摄影摄像设备以及奢侈品等二手销售情况,整体上同比2020年同期增长66%。而从2018年至今年度复合增长率为32%(2021年数字为预计)。

在二手商品中,手机的销售额占比超56%,其次是电脑23%、大家电8%、奢侈品4%等,不过随着京东上门业务与服务的扩大,二手家电和奢侈品类销售增长十分明显。

而从回收的数量情况来看,手机的回收量同样占据了回收旧电器的80%以上。因此,二手手机的再流通是循环经济中重要一环,而且随着手机日前精细功能日益丰富,如何保证二手品质,以及保证前机主隐私和信息安全,是对经营者的重要挑战。

(2021数据为基于前三季度情况的估计值)

 

年轻一代普及“循环”理念的价值

据销售情况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二手手机件单价比2020同期提高19%,其中男性消费金额占比80%。其年龄分布如下:

 

其中16-35岁用户消费占到全人群的74%,是二手手机的主要消费用户,不过36-55岁用户占比相较去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

而如果对比回收手机量(用户将旧手机通过回收或以旧换新的方式提交到京东或万物新生)的年龄段分布,会发现25岁以下占比下降,26-45岁人群的占比有较明显的增长。

从职业分布看,白领、小镇居民和学生是三大购机人群。但其中学生是除人数较少的金融从业者外,购买单机价格最高的人群,这体现出学生群体往往对手机性能、款式要求较高,但经济实力有限,因此有品质保证的二手手机是其青睐的选择。

有意思的是,从出售二手手机(回收)的数据来看,25岁以下年轻人出售二手手机的件单价也是所有年龄段人群最高的。

这说明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年轻的学生们购买高品质二手手机,“循环利用”的理念在这一代人的学生时代就已形成;相信等他们工作之后,经济条件提升,无论他们购买、换代设备,也优先会考虑将替换下来的设备提交到二手平台流转。因此,可以说Z世代是循环经济的最先践行者,而且随着他们年龄增长、经济实力增强和成为主力消费人群,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在未来成为主流消费观。

 

高-低线际间的价值观传导

同时,这一趋势也不同线级市场间加速渗透。

从收集到的销售和回收数据(2020)显示,只占全国城市数量10%左右的高线市场占到总回收量的68%。因此,高线市场依然是二手回收的主要来源市场,原因在于高线城市人均消费水平更高,换机频次和对循环利用的认知度都较高。

不过从二手手机销售的情况来看,低线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上都非常抢眼。

从消费金额分布上看,1-2线城市用户购买二手手机占比已经从2018年的近50%下降到40%以下,而5-6线市场成为消费主力,占比达41%,而且其增速是高线城市的2倍。

数据显示,1-2线城市由于金额基数较大,所以增幅相对较慢,但是用户人次却有着显著的增长,说明高线市场用户对循环理念的认知度普遍较高,因此复购次数明显高于其它城市;而在广大下沉市场,无论人次以及客单价增幅都有着长足的增长。而消费金额(客单价)的上涨也说明低线用户对二手的品质也有越来越明确的要求。

数据显示,高线城市手机回收人均客单价明显高于平均水平,这说明高线市场的二手手机无论从品牌、款式、功能、品相等方面,其品质和价值更高。

因此,较优质的二手手机从高线市场转向低线市场,有条件升级的用户满足了更新换代的乐趣和需求,而更广大的用户则可以便捷地买到质优价廉的商品,这样的循环既延长了商品的使用周期,减少资源丢弃与浪费;同时普通用户也能使用到原本价格较高的商品,无形中形成了如二手汽车市场一般合理的循环。

 

消费侧需求反推服务升级

不过需要正视的是,目前旧机回收市场的依然主要集中在高线城市。据CIC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二手手机回收渗透率只有3.7%,在未来五年该渗透率会有较大提升,到2025年约提升到9.4%左右。

从方式和流程上看,尽管生产商已从产品自身和上游供应商进行了改变,但是以生产商为主体的回收效果不好:由于无法引导更多的废旧手机流向规范的处理渠道。而消费者由于担心手机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对现有手机回收体系的认可度不高,也导致了宁可闲置在家也不进入回收渠道,更没有做到废旧手机的循环利用与安全处置。

调研显示,消费者的顾虑中,“是否支持多件换新”(39%)、“回收价格”(33%)、“手机数据是否安全”(18%)成为三大痛点。

下表来自一项第三方的用户调研,体现用户对以旧换新的需求痛点:

所以,消费者环保认知度以及自身权益和隐私保护意识的提升,也对厂商和服务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除了生产商之外,合规的回收交易渠道是循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亮点。一方面,这些回收平台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增强了回收体系的便捷性。另一方面,回收平台的隐私保护和手机检测系统,保证了具有二次使用价值的旧手机在隐私清除后,以合理的价格进入二手市场,不能继续使用的废手机分配给有资质的处理商进行拆解和环境友好处理,实现手机的分流。

更重要的是,这一系列服务,不仅使循环更快速、有效、有保障,同时这一“循环”理念也通过这样的方式快速渗透到低线人群,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可持续认知的普及,加速改变了传统的“资源 - 产品 - 废弃物”单向线性经济。

 

循环经济推动“循环供应链”:创造朝阳行业和岗位

即使已经损坏或陈旧而不能再次出售的手机,也应该通过有效的循环系统,得到安全且有益的处理:

一部旧手机中,除了电池之外,线路板、外壳、电池、屏幕等能拆解出金、铜、钯、铊、铁、锡、铅、锌及树脂、塑料件原材料,其中大部分材料如果直接遗弃或拆解不合理,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对环境产生难以想像的破坏。

曾有研究机构指出:“一枚电池能污染60万升的水。”(Fund for the Protection of Water (FONAG 2011)

与线性经济相比,循环经济无疑使原材料和资源得到最佳利用,这意味着这些材料和资源将继续以产生最高经济价值和最小环境破坏的方式加以使用——

手机或其它精密电器报废处理和循环利用的工厂、熟练的操作岗位日益成为重要且紧缺的职业。而经过专业处理后,不仅环保危害可以解除,废料中金、铜、钯、铊等贵重金属及其它材料还可以得到回收。

以苹果品牌为例,苹果每款产品有详尽的环境报告,而且也是率先提出“折抵换购”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苹果提出:用户可以折抵旧设备来换购新设备。如果符合条件,其折抵设备“将伴随新主人踏上新旅程”;否则,苹果也会免费进行回收。

华为在国内外也有多家这样的“循环中转站”工厂。据《中国日报》报道,2020年,通过华为自有回收渠道处理的电子废弃物超过4500吨。近4年来,已累计以旧换新超过60万台手机。

而作为零售和服务商,京东与万物新生则为用户提供多品牌、跨渠道以及更灵活丰富的回收、二次销售和负责任的处置服务。

 

(上表数据中手机占比超过90%,其中2021数据为基于前三年情况的估计值。来源:万物新生)

2020全年,万物新生集团实现超过 2,300 万台二手商品(其中以电子产品为主)的负责任的交易和处置,赋能中国超过 10 万家中小商家, 提高以旧换新渗透率。

事实上,这一模式已完成从“废物治理”到“经济由线性变为循环”的路径转变。这与欧盟提出的“欧洲2020战略”——将提高资源效率作为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首要策略的模式基本一致。

 

结语:

循环经济的成型是各方相互影响、螺旋上升的过程

在上文中的“有责任报告”中提出,仅6%的中国消费者表示对有责任消费概念内涵与范畴已具备“完整了解”,但是87%的中国消费者已开始践行部分有责任消费举措,即使其中部分人并不清晰认知这些举措与有责任消费的关联,而且42%的人会分享传播有责任消费相关理念。

调研分析显示,实现更加有责任地消费,绝不仅仅是单纯依靠消费者的自我认知来实现,更需要企业端的品牌商/制造商、流通商、零售商、科技企业及行业协会等力量在供给侧形成合力。正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12所包含的“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

中国有责任消费未来发展关键驱动力将是消费端与企业端共同作用的“有责任消费双螺旋”;中国有责任消费将由消费端与企业端以双线互相推动、螺旋式上升加深与拓广的形式持续推进,从而推动有责任的DNA在中国消费生态中生根发芽。

根据该模型,当某个市场主体处于“有责任消费”1.0阶段时,主要推动力来自于海外理念的引入以及政府侧宣教;当进入2.0阶段后,该市场中较领先的企业开始践行相关理念,并逐步影响上下游,而位于较发达区域的消费者接受“有责任”的理念并开始向欠发达区域消费传递;而当国家层面推动包括低碳减排等战略要求和具体措施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有责任”能力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消费者认知进一步加深、传导加速,这时即进入到了3.0阶段;而到4.0阶段时,消费者开始主动寻找、要求有责任的产品,企业则相互联动,将相关标准、体系上升到行业层面。

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与市场40多年的发展,中国多数地区已完成由政府或海外先进经验为主要驱动力的1.0阶段而进入2.0阶段,某些发达区域或者行业甚至进化至3.0或以上的阶段。

例如在政策层面,2020年以来,多地政府和各渠道商均推出促进消费措施,推进国内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比如家电以旧换新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淘汰旧家电家具并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环保家具(包括用户或企业)给予补贴,这在促进消费的同时,也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政策面的助推路径。

在消费层面,尽管不同区域间发展存在差异,但是“高-低线传导效应”非常明显且在加速。

而在企业层面,有责任的厂商提倡并引导产销两端普及、同步、加速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

在多方努力下,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可以看到:所制造生产的每个产品都经过精心设计,并可用于多个循环来使用,不同的材料与生产制造的循环皆经过仔细考量搭配,一个制程的输出可成为另一个制程的输入。循环经济将是零排放、零废弃,所有“旧物”不会被看作是“废物”,而是重新进入新的生命周期,实现“从摇篮到摇篮”,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作者:陆飞    张丹丹    周慧等)

话题:



0

推荐

陆飞

陆飞

38篇文章 27分钟前更新

媒体工作十余年,涉及国际、财经、文化等领域。 现侧重对产业和消费的分析与观察。 此外欢迎就各国历史、文化地缘、政治外交等话题进行交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