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7月20日正是日本参议院的选举日(每三年改选50%席位)。据NHK21日凌晨报道,执政的自民党和公明党在本次选举中未能保持半数席位,这是自1955年成立以来,自民党领导的政府首次在参众两院均成为少数派。

近期日本舆论关注的核心三大问题是:物价、外国人、美国关税;在选举前,很多人就已不看好日本“第一大党”自民党。

“去年获得日本国籍的中国人首次超过韩国!”日本《产经新闻》19日上午发布一篇文章,立即冲上社交媒体X的“热门”榜单,并引发网友的激烈争论。

文章称,去年的入籍许可约8800人,其中3100名中国公民,数量最多、50年来首次超过韩国人数量。(下图)

这些数据极易刺激一些人的神经,而日本媒体选择在关键节点发布,更有些火上浇油的意味。

移民议题的撕裂:从“日本人优先”到“排外狂欢”

今年5月,一条"东京池袋的中文招牌比日文还多"的推文获得病毒式传播,折射出日本社会对移民激增的焦虑,推动了右翼政治力量的崛起,也进一步激发年轻世代对“老人政治”的高度不满。

比如31岁的东京区独立候选人平野雨龙(31岁)在社交媒体上提出“对中国人实施入境限制、严格化中国人入籍审查、对中国人实施土地购置限制、限制中国人经营管理签证”等主张,获得了很多选民尤其是年轻女性的支持。

(上图:平野在街头演讲。来源网络)

由于日本社会老龄化加剧,很多从事低端劳动工作的入籍者被称为“外劳”。据法务省数据,来自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入籍人数也在增加,最多者在五年内翻了一番。

对此,新兴的“参政党”党首神谷宗幣喊出“日本优先”的口号:“我们将致力于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育儿提供支援以及维护社会治安,以便为日本人的生活提供保障。”

他在街头演说中高举"日本人的工作被夺走"的标语,其自媒体订阅量半年暴涨至50万。他提出的"建筑业·制造业外劳配额减半"政策,甚至吸引部分传统自民党支持者倒戈。

18日,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呼吁:“排外主义不行,我们应该把外国人和日本人一样对待。”神谷宗幣马上反唇相叽:“你不如给他们投票权好了。”

“与三年前相比,这次选举引起了巨大的混乱。”一位居住在东京的朋友对笔者表示,“你去网上看看就知道了。”

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论战正随着选举日到来而呈现极端化趋势:一边是“日本优先”被上升为“捍卫日本”,一边是多元文化倡导者发问:“没有外劳谁去护理老人?”


(上图贴文:明天是参议院选举。对执政党的不满日益加剧,导致极右翼政党和具有个人魅力(?)的党魁出现,这在欧洲也是一样(法国的勒庞),现在的自民党确实也不怎么样,但我希望大家今天能冷静下来再重新考虑一下。)

在平野雨龙的个人网站上,很多人回贴表示支持,但也有日本网友回复:“停止向中国出口,那为什么不干脆停止从中国进口?你的思维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和经验水平?——我无意挑衅,不如直接断交,你的问题就全解决了。”
笔者一位在京都工作的朋友也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对经济问题很感兴趣。但这次很多人关注外国人犯罪问题。

“日本对于犯罪的外国人没有任何规定,他们仍然可以留在日本。”她说,现在的政府太疯狂了,也是大部分人愤怒的原因,

“日本政府正在接受外国的金钱或其他好处,百分之百确定。”她对笔者说。

抑制物价的"共识"与分歧:小泉进次郎的"米价承诺"实效几何?

除“外国人”问题之外,还有一座令执政党头疼的大山,也是普通日本人需直面的问题,更加敏感、更为尖锐,可以说是火山口也不为过。

"让国民的餐桌不再沉重!"——这句口号出现在2025年几乎所有政党的竞选海报上。缘于日本的米价从去年起一路高涨,最高时涨到5000多日元/5kg(超过25元/斤)。

自民党新任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在4月就任时高调宣布"半年内稳定米价",但截至7月选举前,笔者居住的大阪当地超市中,米价依然在3990日元左右,偶尔有小泉推出的“储备米”(1900日元/5kg,约9元/斤)销售,但很快断货。

还有比如西瓜的的价格,5月的价格32元人民币/片(1/8个西瓜),目前依然在二十七八元左右。

这引发了在野党的密集攻击:立宪民主党指出"农业补贴改革迟缓",日本维新会主张"彻底取消大米关税",而参政党则抛出更具冲击力的数据——"进口中国廉价米可立即降价30%"。

值得注意的是,各党派都想要抑制物价,但对策折射出深层次路线差异:执政党自民党坚持"保护本土农业"的传统路线,共产党呼吁"扩大生活必需品价格管制",而参政党等小党则将矛头直指"农协垄断体制"。

还有的在野党提出停止消费税(日本食品消费税约为8%-10%),但是现任首相石破茂认为“不可在无视财源的情况下谈论”,他主张发放现金(每人2万日元)更具有“即时性”。

政治家忙于相互攻讦,民众则越来越不满。在#米价谎言#标签下,一位主妇的吐槽获得数万点赞:"政治家们忙着在超市摆拍'比价',但我的购物篮越来越轻了。"

在多个议题的刺激下,更多人希望通过参与选举来改变现状。住在滋贺县的朋友对笔者说,“我们有一个提前投票制度,仅滋贺县的投票率就比上次有所提高。”

自民党的"老年危机":年轻人用选票寻求政治代际更替

石破茂首相曾为20日的选举制定目标:“包括非改选在内将过半数”。由于此次改选席位为50%,目前自民、公明两党在非改选的部分拥有75个议席,因此在改选部分能否获得50个以上(总125个以上)议席将成为执政党的胜败线。

但事实却无情打脸,21日凌晨NHK就已宣布:自民党和公明党必将失去众议院多数地位,仅保有47+75=122个席位(下图)。


 

成立70年来,自民党曾多年“把持”日本政坛,是毫无疑问的“榜一大哥”,但如今,自民党的支持者"平均年龄58.3岁,30岁以下人群支持率仅12%"——朝日新闻的调查报告揭示出这个执政党正无可挽回地显露老态。

去年政治黑金事件中,被曝光的自民党议员近七成超过60岁,TikTok上#老人政治OUT#话题播放量突破2亿次。早稻田大学政治学教授田中良和指出:"30岁以下选民中,'无论哪个小党都比自民党强'的情绪正在蔓延。"


(上图贴文:“广岛县的各位:你们知道岸田文雄的背叛吗?期待广岛县民的觉醒!”岸田文雄曾出任自民党总裁、日本首相,去年身陷政治和金钱问题的泥潭。贴文中同时提到“用AI实现新政治”等口号)

这种代际断层体现在具体政策上:当自民党强调"养老金改革"时,新兴政党正抢夺Z世代票仓——令和新选组(れいわ新選組)主打"元宇宙参政平台",NHK党承诺"取消年轻人电视税",甚至出现专攻游戏政策的"玩家党"。

一位单身母亲朋友对笔者直言:日本老年人不想改变或接受新事物,所以他们喜欢自民党;但新一代人会投票给参政党(日本优先)。而她自己则喜欢新选组:“他们为单亲父母制定了良好的政策”。



网络上,虽然社交媒体平台标榜“中立”,但以年轻人为主的用户群占据了主流声量。自民党在年轻人群中的失势似乎成为物价、外国人等民众焦虑问题的量化指标,引发更多不信任感。


(上图:和歌山县选民对当地候选人二阶信泰的攻击。二阶信泰之父二阶俊博是日本自民党资深议员,长期主导和歌山选区,其政治家族被部分民众质疑涉及腐败等问题。上图内容反映了日本网民对和歌山选举的激烈争论,尤其是年轻世代对传统政治势力的不满)

比如在米价问题上,自民党与农协有着深厚的渊源,小泉抑制米价会失去农村选民,不抑制又会得罪城市选民,两边为难,又不敢壮士断腕。正如名古屋一位23岁选民所说:“与其听石破茂谈‘昭和式危机管理’,不如试试(投给)那些懂TikTok的政党。”

后自民党时代?日本选民对"政治真空"的奇异平静

共同社民调同时显示,如今石破茂领导的内阁支持率降至25%左右。按《东洋经济》社论的说法,这次参议院选举结果将左右石破内阁的命运。如果执政联盟所获议席数少于50席,石破茂恐将辞职或重组执政联盟。

在选举前一周各政党支持率分别为:自民党24.0%持续下降、立宪民主党7.8%、令和新选组2.8%、参政党5.9%增长最快、 “没有特别支持的政党(特になし)”的为33.7%。来源:NHK)

这种心态使得小党林立成为可能:在比例代表区,预计将有超过15个政党争夺席位,包括专注女性议题的"樱花党"、主张"AI治国"的"科技党"等。

但是从笔者接触到的日本人来看,他们似乎对此并不担心,很多人都是“(石破)换就换吧,我只在意我关心的问题”。

当物价焦虑撞上身份认同危机,当银发政治遭遇数字原生代,传统大党与新兴小党的混战可能催生意想不到的化学反应。无论结果如何,一个共识正在形成——平成时代确立的政治秩序,已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刻。正如一位网民所言:“让老人们输一次选举,才是最好的政治教育。”
 

 
 
话题:



0

推荐

陆飞

陆飞

45篇文章 15小时前更新

媒体工作十余年,涉及国际、财经、文化等领域。 现侧重对产业和消费的分析与观察。 此外欢迎就各国历史、文化地缘、政治外交等话题进行交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