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俄乌冲突已打了十天左右,各种分析已见到了很多,下面简要梳理一下信息和自己的想法:

-       俄军采用东、南、北三路夹攻,尤其从白俄边境出击,直指基辅,从战略上似乎已是最好的选择;笔者在冲突开始时曾与大多数人观点一致,即在俄军“闪击”之下,乌克兰似乎很难扛过一周。或者说,如果战前评估乌军能坚持一周以上,那么俄未必敢动手;

-       然而冲突打了十天,俄军仍然没能占领几个主要战略目的地,令人不解。之前有台湾分析人士指出俄军后勤保障不足,以致于攻势迟缓,有一定道理;但目前依然是乌克兰最危险的时刻;

-       西方各国的反应有出乎意料之处,目前最大的表现在于:不会直接出兵,但是已决心从经济、科技、社会、体育、商业等几乎所有领域中将俄排挤在现代世界之外,甚至包括猫;

-       跳出冲突来看地缘zz,到底谁是正义,国内支持两边者都似乎有道理,笔者不做评论,但需指出一点:除了自由意志之外,目前人类并没有唯一并被广泛认可的共识。

 

(图:电视剧《占领》)

 

一、“菜鸡互啄”?

对二战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苏德战争的主要战线在1941年之后就从中部转移到南方,即乌克兰-高加索地区(在1941年的乌曼、基辅等战役同样是规模空前)。原因之一,就是乌克兰不但工、农业资源丰富,而且地势平坦广袤,极为适合装甲集群机动作战。

而到如今,更是高机动性、高度立体化战争时代,俄罗斯的军事部署和行动也说明了这一点,任何人说俄军用二战的思维打今天的冲突的,都是瞎讲。

笔者十几年前刚从事新闻工作时,就报道过中俄联合空降演习。其中俄军快速空降重型装备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我军空降时发生装甲车侧翻事故)。直到如今,其作战能力依然只有少数国家可以匹敌。

现代冲突确实不需要动辄几百万人冲锋,而是以少量精锐部队先行突袭核心地区,打击对方指挥、交通,迅速渗透对方战略纵深为目标。例如俄军空降基辅等就是一例。

(图:2020年俄军演习中的空降部队)

但为什么俄军没能迅速拿下基辅、哈尔科夫等重要城市?确实有些令人不解,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分析人士指出的后勤问题。比如此前网络上流传的俄军配发2015年过期的食品包的照片。

现代战争已不仅仅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问题,燃料、弹药、装备修理和补给、部队调度、伤兵后撤等需要强大的后勤和协调能力。

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通过40天突袭,彻底瘫痪伊拉克军队的补给线,并通过斩首行动瘫痪其指挥系统,之后只通过3天地面进攻即迫使后者投降。

目前的情况是,俄军确实已掌握了制空权,但由于网络的普及,使指挥系统升级到云端,因此无法通过定点消除某座大楼而达到瘫痪指挥系统的目的。

因此,乌军指挥系统并未失灵,加之俄军后勤能力的问题,导致即使成功实施渗透空降,但地面部队没有及时达成突破,可能是俄军未能拿下基辅的原因。

 

二、全球直播秀

在俄军占领切尔诺贝利之后,距离基辅只有100多公里,然而在一天早上,全球各大媒体都放出许多卫星照片,显示俄军机械化部队在通往基辅的道路上绵亘40英里(约64公里)。

一方面,由于西方国家(包括马斯克的“星链”)提供大量卫星情报给乌克兰,少部分甚至见诸媒体,俄军很多动作相当于一场全球直播大秀。

这给了乌克兰方面很大帮助,这是无疑的,如果乌空军或导弹部队还拥有大规模战术打击能力,那么俄军40英里长的车队怎么看都是个挨打的阵形。

 

上图显示在3月1日,俄军进展态势图。可以发现俄军在基辅方向基本是延着公路攻击推进,而没有以其强大的装甲力量在平原地区展开大规模机动迂回。很可能也说明其后勤支援能力有限。

当然,其个中原因,我们其实并不知晓,前线到底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也许在未来可以好好研究。

  

三、依然是最危险的时刻

尽管俄军推进不力,但目前仍是乌克兰最危险的时刻。

一方面,西方各国虽然宣布提供武器,甚至还有一些国家宣布“不限制本国公民志愿前往参战”,但目前还没有相关报道证实补给已送达。尤其在俄军掌握制空权和远程战术打击能力的情况下,如何把物资送到最需要的前线是很大的问题。

两伊战争时,西方对两国都实施武器禁运,尤其导致伊朗当时装备的最先进F-14战机因缺乏配件、弹药而无法形成有效参战力量。

目前的情况下,乌克兰很可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尽管“标枪”导弹等步兵武器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但面对巨大的物资和人员消耗,如果不能及时“输血”,将很快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

目前,南部和东南部的赫尔松Kherson、马里乌波尔Mariupol等相对重要的城市已(或基本已)落入俄军手中,一方面显示出俄军战略重点可能不是基辅而是南部(虽然不太理解),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乌军在过去一周内将防守重点放在西北的基辅,可能已抽不出足够兵力防守南部。

 

四、什么是底线

前几日有一篇文章《远方的战争,与撕裂的我们》写得很好,指出网络上两类人:一是为战争叫好;另一部分则坚决反战:我反对俄罗斯侵略,我也反对北约东扩,我也反对美国,我也反对乌克兰政府,我的立场就是同情乌克兰人民,反对战争。

后者被该文作者称为“一个被逼到墙角的回答”:逼迫的过程可以想象,它来自一系列的逼问,像是“反战不反美?”“乌克兰没错吗?”“不是北约东扩导致的战争吗?”等等。在一种浓浓的“天下乌鸦一般黑”的论调中,反对战争被逼迫到一种“绝对中立”的位置上。

文章同时阐述了作者对“正义”的看法,认为判断其标准:

1. 你可以寻求战略缓冲区,但不能要求任何一个国家成为你的战略缓冲区;

2. 进攻性核武器不可以作为 “必要之恶”而得到轻易的辩护;

3. 重新肯定了在不同观点和诉求下,有些基本底线是不能突破的,比如联合国宪章。

笔者同意上述观点,而且该文立意深刻,论述有力,是一篇冷静的好文章。但同时也认为,还是有些可以展开讨论的地方。

比如第1点,很多支持俄罗斯的人就会认为,普丁确实已经“退无可退”。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乌克兰东部和克里米亚的归属其实是一个苏联时代遗留问题,而且尤其是乌东部有大量俄罗斯人居住,因此问题没那么简单。

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神们自己》中曾有一句表述,大意是:

真正的死战,只发生在都坚信自己的正义的两方之间。

目前来看,普丁无论出于自己zz生涯的考虑还是俄罗斯战略安全需要,他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修正”苏联遗留问题

所以笔者认为,人类的本性决定了“冲突是永恒存在的,只是疯子把它们升级成战争”。所以第1点从道义上来说当然正确,但在实际层面,略有些天真。

而第2点,笔者当然同意“进攻型核武器”是现世人类最重要的底线,甚至没有之一。同时也担心在西方的全方位制裁下,“核”成为俄罗斯最后求生的唯一选项;即使没有那坏,也担心发生“核交易”的情况,即通过对外输出核能力以获取部分国家支持和远程“战略缓冲”空间,东北亚某国即是一例。

至于第3点,所谓《联合国宪章》诚然是目前人类最重要的公约之一,但可惜其实只具备两个属性:

首先,它是一个“最大公约数”。不能精确地指导各方行动或处理具体问题;

其次,至今为止它依然是一个约束性的zz条款,或者zz手段,建立在二战后世界秩序的基础之上,在冷战后并未得到足够的修订。

一战之后各大国成立是“国联”,但在二战前夕,日本、德国、意大利纷纷退出国联,这意味着他们不希望再被那些条款所束缚,换句话说,摆脱束缚竟然如此简单——退出就行了(苏联因入侵芬兰而被开除出国联,可能真合其意)。

依笔者之见,现在俄罗斯动手的原因和目的其实还很难完全厘清,为了国家安全?还是因为普丁的理想?还是他的zz生命?目的是攻占基辅以推翻其现政府?还是蚕食其南部黑海沿岸?

我们并不清楚,或者目前还很难说清楚。如果战争是zz手段的延伸,那么底线就是用来打破的。德意日退出便是例证。

所以,什么时候《联合国宪章》成为人类的共识(就如《独立宣言》之于北美13州),而不是一种zz手段,它才能被真正叫做“底线”。而《独立宣言》所保障的,是人民拥有自由的意志。

而目前,无论是军事上(如果站在乌克兰一方)还是挑战全人类共识上,都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话题:



0

推荐

陆飞

陆飞

38篇文章 27分钟前更新

媒体工作十余年,涉及国际、财经、文化等领域。 现侧重对产业和消费的分析与观察。 此外欢迎就各国历史、文化地缘、政治外交等话题进行交流。

文章